笃行追梦路 志做新青年——17、18级笃志班陕西综合实践活动之西安博物馆篇
习主席在2015年访美期间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了解一千年前的中国,请到北京;如果你想了解未来的中国,请到上海;如果你想了解五千年前的中国,那请到我的家乡——西安”。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十三朝古都的世界名城,西安的只檐片瓦上,都承载着难以想象的历史厚重。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助推器,能够帮助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国观念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学生树立一种求索的精神品格。所以,在2019年5月,北京市鲁迅中学17和18级笃志班的同学们开启了在西安的博物馆探索之旅。
初到西安,我们就来到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遗址博物馆”。漫步在人类童年的半坡遗址上,沐浴着仰韶文化的曙光,带着敬仰,带着敬佩,带着无限的想象,我们一起走向文明的远方…...
在半坡遗址博物馆,我们了解了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居民如何生活,如何劳作。通过参观,那一件件、一串串的精美器物;那一点点、一片片的史前印迹;那一粒粒、一罐罐炭化了的粟壳等等,让我们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临潼区,是秦始皇陵的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出土的上千个兵马俑,一双双渴望战场的眼神,保持了数千年的战斗姿态,走过岁月的长河,洗尽铅华仍本色不改。
奇迹总是会让我们为之震撼,因为它本身就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产物。在这场跨越时空的邂逅中,我们了解了铜车马的结构奥秘,兵马俑的种类,青铜剑中蕴含的铬盐氧化处理技术。
位于西安大雁塔西北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们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头戏。具有唐朝建筑风格的馆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陈列着象征陕西古代文明的一件件瑰宝,为我们提供了一场饕餮盛宴。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但向我们展示了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更是让我们有机会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青釉提梁倒注壶”——利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反映了工匠艺人的睿智巧思。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利用陀螺仪原理,使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其设计科学与巧妙,令同学们惊叹!
此次的博物馆之行,让学生们从艺术到科学,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民族文化到异域风情,领略了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博物馆这本“百科全书”大讲堂中,我们必当以史为鉴、以文明为基石,不断的开拓进取,培养深厚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