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大智慧——初一年级举办灯谜知识讲座
2019年6月10日下午,同学们热情高涨地来到了多功能厅,参加年级举办的初一年级灯谜知识讲座。
为我们讲解的老师是北京市谜语协会副主席——云老师。
云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灯谜的发展历史。灯谜,又称射虎,最早起源于夏朝。当时人们将写有谜语的纸条挂起来猜着玩。随着灯的款式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开始更注重艺术感,便往灯上贴谜语,灯谜就此诞生了。灯谜形成于宋朝,明清广泛流行。
接着,云老师又给我们讲解了灯谜的三要素。一个完整的灯谜是包括三个部分的:
1.谜面,也就是解谜的线索。一般而言,谜面中的字不可再用于谜底。谜面常以一个词组、一句话甚而一首诗的形式出现。
2.谜目,用于限制所猜事物的类别。附于谜面后,常以“打……”的形式出现,避免了一谜多解的情况,也作为解谜的一个提示。
3.谜底,也就是答案。答案都是由严谨的推理得出的,不可凭“感觉”乱猜。
接着老师讲了猜灯谜的三种主要方法,即:增损离合法、会意法、象形法。例如:“调查组”,打一国家。把查字调位,得出谜底是“日本”,这就是增损离合法。又如“旅欧手稿”,打一古籍,谜底是《西游记》,这就是会意法……
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在老师讲解完基本知识与猜灯谜的方法后,就进入了猜灯谜环节。大屏幕上打出了许多有趣的谜语,同学们一一来猜。就如“中国”(打一字)、“外国”(打一字)“城门失火”(打一菜谱)等,每当谜语展现出来以后,同学们都热情高涨,争先恐后举手说答案。当回答正确时,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有些谜语有一定难度,一次不能答对,同学们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与探讨后,最后都得出了答案。还有个别谜语实在猜不出,大家说了若干谜底还不对时,云老师给大家说出答案并讲解,大家才恍然大悟,后悔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呢……
灯谜讲座结束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回到了班里,依然对灯谜大会意犹未尽,探讨着再自己动脑出一些灯谜呢。
这次灯谜讲座充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不仅让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还学习到了许多平常并不了解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更多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魅力。同学们体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乐趣。大家期待着还能与灯谜再次相遇!